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
Social Innovation an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 
開課學期
103-1 
授課對象
理學院  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 
授課教師
周素卿 
課號
Geog5082 
課程識別碼
228 U31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地理405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31Geog5082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嘗試結合「理論與實踐」,期待透過社會創新、公益企業與社會經濟等概念的介紹,以及生活實驗室、社會設計、服務創新等方法論的引介,經由專案實作的創意發想、資源的盤整匯合,讓學生探索這些新興的典範性概念與社會發展趨勢和地方(社區)發展的可能關係,並具體實踐以社區(地方)為主體的社會創新、及以學生為中心的體驗式學習。
本學期將以「台灣大學高教創新與社會實驗計畫」中的「紹興社區」及「忠勤二莊」作為實驗場域,實驗提案將集中在(1) Green Space、(2) Senior Lab、(3) Home Design、(4) Future Community等「居住實驗村」的四個操作面向。期待結合人文(文社法商設)與科技(理工電醫生農)的同學,以解決紹興社區及台灣大學所共同面對的問題為出發點,透過創意提案來回應當代台灣社會所面臨的挑戰。 

課程目標
一、簡介地方與區域發展新的學術向度與創新實踐範例
二、以問題與在地導向的方式,探索及提擬具(社會)創新意涵的提案,參與社區(地方)的改造。
 
課程要求
待補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備註: 週一:17:00-18:00 週二:12:00-13:00  
指定閱讀
第一週 9月16日 課程及「台灣大學高教創新與社會實驗計畫」簡介
1.陳東升 (2012) 人文實踐與社會創新的台灣經驗,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,第14 卷1期,頁4-8。
2.楊泮池 (2014) 臺灣大學高教創新與社會實驗計畫: 以忠勤二莊作為「居住實驗村」之研究教學方案構想,送教育部計畫書(未出版公文書)。

第二週 9月23日 危機與變革:個人、社區/社群與社會創新; 紹興社區簡介(吳澄澄)
1.Julie Simon (2012) Defining social innovation: Towards a common definition. The Young Foundation.
2.Caulier-Grice, Julie, Anna Davies, Robert Patrick & Will Norman (2012) Defining social innovation. In: The Young Foundation, Social Innovation Overview: A deliverable of the project: “The theoretical, empirical and policy foundations for building social innovation in Europe” (TEPSIE), European Commission – 7th Framework Programme, Brussels: European Commission, DG Research.
3.Mulgan, Goeff (2006) The Process of Social Innovation, Innovations: Technology, Governance, Globalization, Spring 2006, Vol. 1, No. 2: 145-162.

第三週 9月30日 紹興社區第一類接觸《實察》; Social Innovation for agroecology and food sovereignty: a UCL experiment《張仁博士演講》
1.Preston City Council (XXXX) The Community Mapping Toolkit: A Guide to community asset mapping for community groups and local organization. (http://www.preston.gov.uk/yourservices/neighbourhoods-and-community/community-action/community-mapping-toolkit)
2. 臺大總務處 (2013) 仁愛路、紹興南街口校地排除占用案辦理情形報告,2013/10/19校務會議資料。
3.紹興學程 (2011) 紹興社區問與答:十分鐘瞭解紹興社區 v 2.0。

第五週 10月13日 生活實驗室與實踐性知識
1.Living lab, Wikipedia, 下載自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Living_lab (2014/10/10).
2.Pallot, M. (2006) What is a living lab? AMI@Work, 下載自 http://www.ami-communities.eu/drupal/node/28 (2014/10/10).
3.劉國翔 (2009) 台灣生活實驗室與使用者共同創造之研究,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
(增補中) 
參考書目
Amin, A., Cameron, A. & Hudson, R. (2002) Placing the Social Economy. London: Routeledge.
Axelord, R. M. (1984)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. New York : Basic Books. (胡瑋珊譯 (2010) 合作的競化:世界只有兩種選擇---合作,或不合作。什麼時候該合作,什麼時候不該合作,台北市:大塊文化).
Eggers, W.D. & Macmillan, P. (2013 ) The Solution Revolution. Cambridge, MA; Harvard Business Press. (李大川譯 (2014) 政府失能下的新經濟革命 : 未來十年解決社會問題最重要的變革力量,臺北市 : 商周出版 :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。)
Gibson-Graham, J.K. (2006) A Postcapitalist Politics. Minneapolis: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.
Gunn, R. & Durkin, C. (Ed.) (2010) Social Entrepreneurship: A Skills Approach. Bristol: Polity Press.
MacCallum, D., Moulaert, F., Hillier, J. and Haddock, S. V. (Eds.) (2009) Social Innovation an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. Farnham, England ; Burlington, VT: Ashgate.
Mook, L., Quarter, J. & Ryan, S. (2010) Researching the Social Economy. Toronto :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.
Mulgan, G. (2007) Social Innovation: What it is, Why it Matters, and How it Can be Accelerated. Working Paper. Skoll Center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, Oxford University.
Nicholls, A. (Ed.) (2006) Social Entrepreneurship: New Models of Sustainable Social Change. 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
Ostrom, E. (1995) Governing the Common. Cambridge: Cambridge U. Press.
Quarter, J., Laurie, M. & Armstrong, A. (2009)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Economy: A Canadian Perspective. Toronto: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.
Simon, B., Murtagh, B., & O’Neill, K. (2009)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Third Sector. New York: Palgrave Macmill.
Whiteley, N. (2006) Design for Society. London: Reaktion Books. (游萬來、楊敏英、李瑩瑩合(2014) 譯為社會而設計,台北市:聯經)
Yunus, M. & Jolis, A. (1997) Vers un monde sans pauvreté. Paris, JC Lattes. (曾育慧譯(2007) 窮人的銀行家:尤努斯打造無貧世界,台北市:聯經)
楊振甫、黃則佳(2011) 打開服務設計的秘密,台北市: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。
(增補中)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參與 
30% 
 
2. 
個案作業與調查 
20% 
 
3. 
分組或提案計畫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6  課程及「台灣大學高教創新與社會實驗計畫」簡介 
第2週
9/23  危機與變革:個人、社區/社群與社會創新/紹興社區簡介《講授與案例討論》 
第3週
9/30  9/30 紹興社區第一類接觸《實察》/Social Innovation for agroecology and food sovereignty: a UCL experiment《張仁博士演講》 
第4週
10/07  I.社會創新與弱勢社區行動方案總匯《論壇》/ II.10/11-12 《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體驗營:與金瓜3 號有約》 
第5週
10/14  生活實驗室與實踐性知識:使用者創新與開放創新《書報討論》 
第6週
10/21  紹興社區社會設計接力賽《論壇》 
第7週
10/28  I.社會創新方法論與工具箱1:設計思考與服務創新《講授與操作》/ II.紹興中繼方案說明(OURS) 
第8週
11/04  社會創新實驗室@紹興:ideal pool大匯集《資源盤點、問題界定與腦力激盪》 
第9週
11/11  創意提案:個人報告與社會設計應用練習 
第10週
11/18  創意提案:大組報告與社會設計應用練習 
第11週
11/25  社會創新方法論與工具箱2:情境設計與使用者創新《工作坊》(講師:楊雅惠,PhD researcher in Design, Goldsmiths, University of London) 
第12週
12/02  忠勤二庄現勘《實察》 
第13週
12/09  分組討論與進度報告 
第14週
12/16  專案計畫階段性成果發表 / (1)行動方案與(2)圖像化人物誌報告 
第15週
12/23  分組討論與進度報告 
第16週
12/30  分組討論與進度報告 
第17週
1/06  專案計畫成果發表